随着我国快速进入老龄化阶段,银龄群体金融知识相对薄弱、风险识别与应对能力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如何保障其金融权益、守好“钱袋子”已成为银行业必须攻克的课题。
锚定养老金融,秉持“金融为民”初心,光大信用卡为银发客户量身定制全场景服务生态,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创新多元传播载体,打造覆盖商圈、老年社区、村镇等区域的消保宣传体系,构建长效宣教机制,持续筑牢金融风险防线,进一步扩大金融知识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将金融课堂开设至“家门口”
金融消保工作不仅关乎民众切身利益,更关乎金融消费者的幸福感、获得感与满足感。银行业深耕金融教育的意义,在于通过提高民众的风险意识,提升识别和远离非法金融活动的能力,助其更好地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更在于营造优良金融环境,以高质量金融教育服务赋能社会治理。
近年来,诈骗手段层出不穷,部分银龄群体因警惕性低、防范意识弱,日渐成为诈骗分子瞄准的对象,针对银龄群体的诈骗犯罪时有发生。为填补银龄群体金融服务的空白,光大信用卡工作人员化身“反诈讲解员”,将金融课堂开设至老人“家门口”,在发放反诈宣传册等物料的同时,模拟诈骗话术,使老人们在欢声笑语中牢牢掌握电信诈骗、非法中介、高收益项目等骗局的防范要点。
此外,聚焦账户安全、反诈防骗等金融风险高发领域,光大信用卡打造“消保智慧库”视频IP,精心制作《高收益的“陷阱”》《旅游风波》《神秘的补贴金》等情景剧,通过深度解析真实发生的典型案例、精心编排情景模拟短剧等手段,将纷繁复杂、难以防范的金融诈骗实施手法转化为通俗易懂、实用性强的“避坑指南”。消费者在沉浸式刷视频中习得灵活应对、有效破解的反诈技巧,切实保障自身财产安全。
搭建金融服务“暖心桥”
新时代新征程,金融工作要站稳人民立场,增强服务的多样性、普惠性、可及性,更好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为推动银龄群体汲取金融知识从“普及”向“普惠”跃升,光大信用卡将金融服务从“风险兜底”变为“全周期守护”。
光大信用卡不仅在金融服务与宣传方面关怀银龄群体,在APP体验优化方面同样不遗余力。在数字化浪潮下,银龄群体深陷“数字焦虑”,面对电子设备与软件常感力不从心。“文字大一点,温暖多一点”,无论是智能缴费、余额查询等基础功能,还是语音助手、人工客服的贴心服务,光大信用卡带领银龄群体解锁阳光惠生活APP“关怀版”新体验,让他们告别“数字局外人”身份,在数字世界感受温暖。
从“接地气”到“入民心”,“服务不打烊、宣传不放手”生动诠释了光大信用卡“金融为民”的理念。精准聚焦群体需求痛点,让温暖服务触手可及,推动金融成果普惠共享的背后,是光大信用卡对银龄群体的理解与尊重,更彰显着其科技与人文融合的企业责任担当。
构建消保教育“新生态”
金融市场愈发复杂,金融产品层出不穷,提升消费者的金融素养显得尤为紧迫。当下,“大消保”格局的逐步完善,金融机构的主体责任得到进一步强化,光大信用卡以全场景覆盖、精准化服务、多元化传播,积极探索着金融消保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为构建公平、有序的金融生态提供有力支撑。
光大信用卡借助现场讲解的深入浅出、创意海报的视觉冲击等多元化形式,构建了立体覆盖、精准对接、长效运转的金融知识普及网络。守护银龄系列长图持续更新,《警惕养老投资“陷阱”》《警惕快递陷阱 守护长辈的钱袋子》创新“内容对症”和“场景适配”,构建起全维度金融教育体系,切实提升银龄群体金融素养。
从“广撒网”到“准滴灌”,今年以来,光大信用卡积极作为,将金融知识精准送达商圈、老年社区、村镇及田间地头,构筑起守护群众权益的“防护盾”。从锚定关键节点、深耕重点客群,到打击新型骗局、创新宣教形式,撑起金融服务的“关爱伞”。“3·15消保宣教周”“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等活动是光大信用卡履行社会责任的有力实践,用不断提升的服务水平赢得客户高满意度。
金融助力美好生活,在养老金融的时代答卷上,光大信用卡将持续以创新思维优化消保宣传模式,以责任担当筑牢金融安全防线,让金融教育真正成为赋能民生、服务社会的重要力量,为养老金融大文章增添厚重注脚。
CopyRight@2010-2025 中金网 All Right Reserved
工信备案号:沪ICP备 20210018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