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开创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的重要支撑。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决策部署,用心贵银开设“贵州银行金融活水 点亮民营小微梦想”专栏,讲述贵州银行以金融活水灌溉民营小微企业的故事。
民营经济是助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民营企业是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一直以来,贵州银行施秉支行以服务“三农”和县域实体经济为己任,通过下沉服务重心、优化服务机制、深化银企合作,不断拓展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与深度,切实打好助力民营经济发展的“组合拳”,为地方支柱产业注入“金融活水”,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深耕黔地二十载
世纪之交,伴随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号角,2003年4月,施秉县成功磷化有限公司正式创立,主营工业黄磷、六偏磷酸钠、磷酸、微粉及磷酸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是黔东南州招商引资重点企业也是电力部门确认的A级用电企业,是黔东南州唯一一家黄磷生产企业。
作为集磷矿石开采、磷化工产品研发与生产于一体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二十年来,该公司始终以“点石成金”的创新精神,累计投资超8亿元打造现代化生产线,在施秉县白垛乡、甘溪乡建成两大绿色化工园区,直接吸纳当地就业1200余人,带动周边运输、包装、仓储等配套产业发展,形成“一业兴百业旺”的产业集群效应。其研发的水溶性磷肥产品有效填补省内技术空白,助力贵州现代农业提质增效,获评“贵州省工业经济突出贡献企业”,成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标杆力量。
“磷链快贷“解采购之困
2025年初春,正值生产旺季,施秉县成功磷化有限公司根据下游客户需求订单,计划向上游供货商贵州晟立矿业有限公司采购1200万元洗精煤、磷矿石等原材料,投产制造成黄磷后销售给下游客户。因该公司前期将大量资金投入到新厂房建设及设备采购项目中,导致原材料采购周转资金出现约1000万元的缺口,眼看产品交货时间邻近,因缺乏原材料影响正常产能,磷化公司遭遇严峻挑战。
企业负责人心急如焚,贵州银行施秉支行金融团队上门服务。
1月6日,支行行长带队深入厂区详细调查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在了解到车间生产线因原料短缺无法满负荷运转,且面临间歇性停产的现状后,支行立即启动“专精特新企业绿色通道”。在分行对公业务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支行信贷团队依据企业纳税数据、订单合同及行业前景,9天时间为施秉县成功磷化有限公司量身定制了“磷链快贷”方案。1月15日,1000万元贷款到账,“贵州银行效率高,几天时间就让我们摆脱了原材料采购困境,让公司马力全开,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感谢贵州银行的大力支持!”公司负责人感慨。
探索服务新模式
施秉支行负责人介绍,作为扎根黔东南的本土金融机构,施秉支行始终将支持地方支柱产业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核心抓手。“此次与磷化公司的合作,不仅是‘金融+产业’深度融合的典范,更探索了‘精准画像—快速响应—长效赋能’的服务新模式,通过建立重点企业金融服务台账,实施‘一企一策’定制化方案,运用数字分析压缩审批周期,让金融支持从贵银‘输血’升级为企业‘造血’。”
数据显示,施秉支行近三年累计向本地化工产业投放信贷资金2980万元,支持培育规上企业6家,带动产值增长3000万元。“我们不仅要做企业的‘及时雨’,更要成为产业升级的‘催化剂’。”施秉支行负责人说。
随着磷化公司二期年产1.2万吨高端磷酸盐项目的筹备启动,银企双方已着手谋划下一轮战略合作,一幅“金融赋能产业、产业反哺地方”的高质量发展画卷正徐徐展开。
从二十年前的产业幼苗到如今的行业标杆,从资金短缺的发展瓶颈到破局腾飞的关键跨越,施秉磷化公司的蜕变之路,正是银企协同共进的生动注脚。
接下来,贵州银行施秉支行将继续聚焦“强链补链”目标,精准对接企业技改升级、低碳转型等多元化需求,加强政银企合作,为推动施秉县“百亿级磷化工产业集群”建设,贡献贵银力量。
CopyRight@2010-2025 中金网 All Right Reserved
工信备案号:沪ICP备 20210018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