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具有很高的前瞻性和战略指导意义,从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利用、提升中药材产业发展水平、加快推进中药产业转型升级、建立健全中药材全过程质量溯源体系建设、加强中药材交易市场建设等8个方面为中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并针对当前中药质量存在的问题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从多个环节进行政策部署,着力解决产业链卡点和难点,为中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勾勒出一幅清晰的蓝图。
此次《意见》中的这些政策举措为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包括作为国内中医药行业领军企业珍宝岛药业(603567.SH)在内的医药上市公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作为珍宝岛药业投入巨资打造的中国最大的中药材智慧交易平台——亳州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秉承“14650”的发展战略,依托“N+50”创新运营模式,在产业链上游建立产地办事处,并以此为抓手与全国道地药材主产区的药材种植大户、经营大户、合作社等合作,建立道地药材种植基地、初加工基地,完善溯源体系,开展中药材标准化建设,保障道地药材质量,建立道地药材直采通道,直供线上平台与线下展销市场。
为服务全国药商,让药商真正实现足不出户就能做到“买全国、卖全国”交易中心打造了“神农洲”中药材线上交易平台,该平台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和AI算法,实现了中药材交易的智能化匹配、价格预测和风险管理。通过AI识别技术,平台可以对中药材的外观、气味、成分等特征进行精准分析,确保交易中药材的质量和真实性。通过自主研发的中药材多模态知识图谱,平台日均处理上万次智能问答,药商可通过语音、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查询药材信息。
目前,交易中心场内日客流量6万余人,每天上市中药材2800余种,年交易额占全国同类交易市场总额近1/3,成为全国规模最大、配套最全、管理最规范的中药材交易中心、物流配送中心、供求信息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市场内入驻药企2000多家,摊位总量超8000个,直接提供就业岗位2万余个。
同时,交易中心在全国已完成10个产地办事处的布局,办事处覆盖全国主流药材市场和产地市场。通过合建联建,实现4个道地药材种植基地,11个道地药材加工基地的建设。基地覆盖种植面积10000余亩,品种包括白术、白芍、白芷、丹参、桔梗、紫菀、黄柏、厚朴、杜仲、湖北贝母、菊花、牡丹、射干、沙参、牛膝、防风、苍术等,其中不乏多种珍稀名贵药材。
除此之外,凭借着强大的行业资源整合能力,近年来,珍宝岛药业与全国多地地方政府、国资平台、产业上下游企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保持着紧密的沟通,借助“产业+资本”发展模式,推动政企合作项目迅速落地,助力地方政府产业振兴。其中,公司以贵州作为产业项目落地第一站,2023年由旗下全资子公司亳州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与贵州农业农村现代化产业基金共同出资10亿元,组建的贵州神农谷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神农谷”),积极拓展贵州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新模式。
贵州神农谷负责人介绍,公司着力聚焦“黔六味”的品种培优、品质提升与品牌打造,围绕中药材种植、产地加工、仓储物流、质检溯源及中药材贸易等环节,构建产供销一体化的中药材供应链体系,推进绿色化、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4年底,贵州神农谷通过“企业+政府+科研机构+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积极建设天麻、山银花、太子参、钩藤等6个药材基地,基地种植面积已达到4400亩;同时投入药材初加工设备完善产地加工基地建设,规范产地仓建设标准,产地仓占地面积已达到8500平方米。同时,公司整合贵州本地高等院所、科研院所资源,引进6名专家,并与贵州阜康仁制药有限公司共建科技研发平台,进行中药品种二次开发、中药新药开发、大健康食品开发等。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目前贵州神农谷多个产业项目稳步推进,公司与贵州省大方县、绥阳县合作建设天麻、山银花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1700亩。未来两三年,公司计划建成15—20个药材基地,打造1—2个单品种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中药材产业集群;引进中药品种至少30—40个落地贵州研发、生产;选取贵州特色药食同源类品种,如刺梨、天麻、茯苓等,加快开展大健康食品的研产销业务布局。
展望后续发展,珍宝岛药业表示,在中医药行业政策东风劲吹背景下,公司将深化改革攻坚,统筹抓好经营创效、改革创新、风险防控等各项工作;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创新平台建设,增强发展新动能的引领作用,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进一步塑造品牌价值和核心竞争力,努力成为推动中国中医药产业和中医药文化复兴的重要力量。
CopyRight@2010-2025 中金网 All Right Reserved
工信备案号:沪ICP备 20210018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