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斯拉?Optimus - Gen2?二代人形机器人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在性能不打折的前提下成功减重?10?公斤,行走速度同步提升?30%。这一成果背后,一种名为聚醚醚酮(PEEK)的高性能材料走进公众视野。
广东博众分析指出,作为高性能工程塑料的?“金字塔尖”,PEEK?材料正借人形机器人产业东风迎来爆发式发展机遇,同时在医疗、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潜力也持续释放。
需求:下游应用广泛,机器人带来新增量
PEEK材料凭借其轻量化、耐极端环境、低摩擦磨损和电磁兼容性等综合优势,有效突破了传统金属、普通塑料及陶瓷在可靠性、能效比与集成化方面的瓶颈,已成为机器人电机、轴承、减速器及外壳等关键部件的核心材料。
若以单台机器人使用10公斤PEEK材料、市场均价每吨40万元进行测算,当机器人产量达到百万台规模时,将直接催生1万吨的PEEK需求量,对应市场规模高达40亿元。未来,随着纳米填充、纤维增强等改性技术以及3D打印等先进工艺的突破,PEEK在灵巧手、传动系统等精密部件上的应用将进一步深化,单机使用量有望持续攀升,展现出广阔的“钱景”。
PEEK:人形机器人轻量化的核心材料
人形机器人对?“轻量化” 需求迫切 —— 电池需兼顾小体积与长续航,且需在紧密空间内与人协作,体重过大会降低灵活度、带来安全隐患,“保性能减重” 成为行业关键。作为?1978?年英国帝国化学公司研发的特种工程塑料,PEEK?堪称工程塑料 “金字塔尖”,其核心优势是高比强度(约为铝合金?8?倍),替代肢体骨骼、轴承等金属部件时能大幅减重,为机器人灵活运转与能耗优化奠定基础。
PEEK?在材料性能上堪称 “全能”:对比其他塑料,其拉伸模量达?4300MPa(远超聚四氟乙烯?1750MPa、聚亚苯基砜?2450MPa),还打破 “刚性好则韧性差” 惯例,缺口冲击强度达?3.5KJ/mm2,适配多外力承载场景;耐热性同样出色,热变形温度?160℃(玻璃纤维增强后达?280-300℃),420℃空气中放置?2?小时失重仅?2%,长期使用温度稳定在?200℃。
此外,PEEK?的耐磨、耐腐性能进一步适配复杂工况:摩擦系数仅?0.4?左右,可减少轴承、齿轮等部件磨损;耐腐蚀性与镍钢相近,仅浓酸碱能破坏。基于这些优势,它已广泛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关键部位 —— 既为骨架、传动齿轮等高应力部件提供强度与耐用性,也靠低吸水率、高介电强度保障传感器外壳、电线保护管在复杂环境下稳定工作。
产业化机遇:三大爆发场景与国产替代窗口
PEEK材料的产业化机遇正于三大高端领域同步显现。在医疗领域,其为应对老龄化带来的骨科需求增长提供了解决方案,凭借卓越的生物相容性成为髋关节与脊柱融合器的理想材料,且国产高纯度产品已成功打破垄断;在航空航天领域,PEEK碳纤维复合材料是实现轻量化革命的关键,已成功应用于波音、C919等先进机型,并通过3D打印技术制造出高良率的复杂结构件。
此外,在新能源与半导体领域,其出色的耐极端环境特性与低介电常数,满足了深海钻井阀门与高频覆铜板、晶圆载具的苛刻要求,成为高端制造的新引擎。
尽管前景广阔,但PEEK/PEKK产业的发展仍面临几大核心挑战:首先,PEEK材料成本的持续下降可能对PEKK在中低端市场的应用形成挤压;其次,医疗与航空航天等领域漫长的认证周期,使得相关企业(如凯盛新材)实现大规模营收需耐心布局至2027年以后;此外,核心原料价格易受原油市场波动影响,也为产业链的成本管控带来持续压力。
广东博众分析总结:如今,人形机器人正朝着更通用、更智能的方向发展,对材料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而PEEK材料凭借全面且优异的性能,未来很可能在更多人形机器人产品中崭露头角,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文观点由博众投研团队本文观点由博众投研团队单景标(执业编号:A0600625040009)、容伟彪(执业编号:A0600621050004)编辑整理,仅代表个人观点,任何投资建议不作为您投资的依据,您须独立作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特此说明:博众通过各渠道推出的相关文章仅面向广东博众智能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的客户群体,文章内容不表明对相关产品或者服务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若您并非广东博众客户群体,请勿接收或者使用博众通过各渠道所推送的任何信息。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CopyRight@2010-2025 中金网 All Right Reserved
工信备案号:沪ICP备 2021001869号